首页 行业 活动 项目 快讯 文娱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生活

这个“双11”,没了淘宝店的“淘宝村”变得冷清

2018-11-20 09:09:26 来源:华西都市报

一个“淘宝村”的沉寂

服装作坊正在赶工。

开工不足,机器已闲置。

土地村,位于成都市郫都 区 东 端 。2000年五块石服装市场拆迁后,大部分服装“制作人”搬迁于此。基于网店数量和电子商务交易额,2014年,土地村被阿里巴巴认定为“淘宝村”。

有了新的名头,土地村火了。鼎盛时期,这个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的村庄,聚集了700余家服装加工厂及作坊,其中近60家工厂开了淘宝店。每年“双11”,媒体都会例行来此转转,再带出“销量翻7倍”“上万工人通宵赶订单”等惹眼标题。

11 月 9日,距离今年“双11”还有不到两天,封面新闻记者再次走进土地村,却未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备战气氛。如天气般清冷的街景,或许预示了一个村庄的沉寂。

被选中的村庄

淘宝村,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%以上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00万以上的村庄。2013年,阿里巴巴发布了20个中国淘宝村。一年后,这一数据变成211个,四川省成都市安靖镇土地村位列其中。

根据淘宝村研究报告公布的评定程序,淘宝村在基于各地申报、媒体报道、实地调研等基础上进行评选。然而,在被冠以“淘宝村”名号之前,土地村并未被媒体报道过,阿里研究院也没有派人到现场进行调研,当地政府亦表示,他们从未递交申请。

也就是说,在政府和村民都不知情的情况下,土地村变成了淘宝村。

时隔四年,记者来到土地村,仍有村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淘宝村里,但这并不妨碍土地村再次入围2018年中国淘宝村名单。

曾经的辉煌

事实上,在收获电商新名片之前,土地村的服装加工产业已经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,并渐渐走向蓬勃。

2000年,成都五块石服装市场拆迁,大部分服装“制作人”搬迁于此。鼎盛时期,这个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的村庄,聚集了700余家服装加工厂及作坊。

至今走在土地村,仍依稀可见村庄昔日辉煌。

打版、制版、钉纽扣、绣花、熨烫……每个制衣环节都有单独的门店负责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大家分工合作,共同打造出一条成衣加工的完整产业链。

只不过,十多年前,链条的终端并不在互联网,而是在成都各大服装批发市场。在没有“双11”,也没有媒体关注的时候,这里的服装厂通过批发走量,收获利益和地位。

媒体蜂拥而至

2014年,被冠以淘宝村的名号后,土地村火了。

从2015年到2017年,每到“双11”,各路媒体都会“杀”入土地村,描写出相似的备战场面。

2015年,“双11”土地村不少工厂的工人连续一个月加班到深夜,缝衣工人月薪达到一万多元;工厂缺人,村里随处可见招工广告。

2016年,土地村仍然很火很忙,一网商囤了3000套服装备战“双11”,客服也做好了通宵加班的准备。

2017年,媒体的报道中,土地村某服装厂“双11”的销量仍然是平时的10倍以上,商家提前半年囤货,每天赶工到深夜。

2018年“双11”到来前,当记者怀抱期待再次来到土地村时,却未见曾经的火爆场面。“今年生意难做呀”“最近都没有加班”“备货量少了三分之一”……这个淘宝村的生意,似乎并没有因“双11”变得更好。

封面新闻记者曹菲戴竺芯摄影报道

“双11”备货量较往年降了三分之一

11月9日下午,丁师傅骑着电动三轮车,将自己刚刚熨好的一车牛仔裤拉到一家服装加工厂交货。“我们这行累得很,熨烫一条裤子只赚五毛钱。”丁师傅说,自己做服装熨烫加工已经10年了。当时,就是因为土地村做服装的多,自己才开始接货的。

作为服装加工中的一个环节,这几天,他的熨烫坊内,货物并没有因为“双11”的到来而增多。“11月以来,熨了大约几千条裤子,最近还算旺季,再等一段时间就是淡季了。”丁师傅觉得,今年的生意不如往年。“从老板们出货量看起来,就是下降了一些。”

在丁师傅看来,这几年,土地村的服装厂数量“没有变多,只有变少”,“现在生意难做,加上去年查环保,好多大厂都搬走了,现在留下的,大多是一些小厂。”他说。

土地村兴隆街上,一栋自建房正门进去,师傅正在人造棉上画出衣服的版式。“这是‘双11’的货,现在已经开始打版了。”师傅说,“双11”的订单一般当天才能获知数量,但据他所知,今年的生意不太可观。

他所在的服装代加工厂已开了四五年,销路既有电商也有线下市场。对于今年“双11”的生意,工厂刘老板并没有多大期待。“我们今年准备的货比以往少了三分之一。”谈及原因,他说,“我觉得可能和竞争越来越大有关。”现在的电商平台都流行预售模式,或许这也是销量下降的一个原因。

当天下午,记者走访了近10家商户,只有一户明确表示开了淘宝店,其余只做线下生意,“生意不好做”却是大家统一的回答。随后,记者来到土地村村委会,工作人员提供的一组数据,印证了记者的探访。

该工作人员介绍,土地村现有服装加工厂及作坊近400家,较鼎盛时期减少了近一半。作为服装生意的主力军,几年来,这里的外来人口也减少了1万多人。“这里的服装作坊大多是‘三合一’(吃、住、工作)场所,不符合村子里的总体规划,有的不想整改,就走了。”

无意被冠上大的名头,然而关注度并没有带来销量。许多人退出了电商领域,专心做起了线下。“这里靠近好几个批发市场,人家还是愿意做线下,靠量走噻!”

商户减少,做电商的更少。这个“双11”,没了淘宝店的“淘宝村”变得冷清。

封面新闻记者曹菲戴竺芯

|专家观点|

电商发展需要新动力

西华大学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所于代松教授认为,淘宝村的沉寂,或许与当年偶然遇到的消费热潮、村内自身配套发展不匹配以及电商发展或缺新动力三点相关。

“淘宝村当年的热闹也许是偶然的某种消费热潮所致。”于代松说,由于缺乏产业和产品支撑,并无发展经济的根基,“沉寂”也就成为其必然的发展趋势。“完全依靠很偶然的某一种社会热潮,在整个热潮退去后,这个村的经济也会退去。”

于代松认为,淘宝村相关配套战略、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是淘宝村“沉寂”的第二点原因。淘宝村在发展过程中聚集了相当规模的人口,当生产服务人群聚集后,如果村内的相关文化、教育、人才交流、基础设施建设等环境和战略无法有效匹配时,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帮助。久而久之,人们便会离开。

从2006年起,电子商务在我国强势发展,成为了中国消费,尤其是商业消费的主阵地。“随着市场大规模的重构,电子商务的吸引力可能也在下降。”于代松说,淘宝村的“沉寂”,也许从侧面展示了电商的发展可能也需要一些新的发展动力。(曹菲 戴竺芯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19日 创业板低开低走,报1388.13点

下一篇:小米集团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,较去年同期增长49.1%

责任编辑:

最近更新

点击排行
推荐阅读